7/18(二)慕尼黑München
今天本來預計前往去年因下雨而無法成行的國王湖,結果今天國王湖區又是下雨的一天,我們只能再等下一次了。
去年已玩過慕尼黑市區,所以發現國王湖下雨的時候,三人討論了一番要去鄰近哪一個城市,
但計畫改不上變化,咖咖早上臨時有了個視訊會議,所以他整個上午必須留在旅館開會,
時間不多,於是我跟陳先生便就近前往慕尼黑市區遊玩,
這次旅遊過程中,有些景點因為去年遊覽過,這次遊記就不會花篇幅詳細介紹景點資訊,
若想知道詳細點的資訊,可以看去年的慕尼黑遊記:https://littlem0908.pixnet.net/blog/post/355534486
接著請看我們遊玩過程囉!
我們兩早上七點就走出旅館,天氣超好,我們決定步行到較遠的火車站搭車。
此時街道上幾乎沒有人,一路步行前往火車站的路上,我們很輕鬆地欣賞綠意盎然的街道,
路旁停放的車輛中,有一台小車吸引了我注意,它也太可愛了!
如此小巧玲瓏的車正適合地狹人稠的台灣啊!!如果台灣有出這樣的車子,肯定會大賣啊!
途中還要經過一個公園,這裡就有許多早起運動的人們了!,
快抵達車站之際,路上遇到兩隻悠閒散步的緬因貓,超級可愛啊!!!
但我想靠近拍照時,牠們很快速的離開,只能拍到遠遠的身影。
抵達火車站啦!!!我們利用機器購買一日票,今天就可以在慕尼黑市區暢行無阻囉!
雖然我們很早就出門了,但過來舊城區中心要轉搭兩次車,所以抵達瑪利亞廣場Marienplatz時已經八點二十分了。
去年來瑪麗亞廣場時,就已經為廣場上的極為華麗的建築---慕尼黑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感到震撼,
今年再次看到依舊覺得非常壯觀啊!不知道是否我們到得比較早,廣場上沒什麼遊客,跟去年人山人海模樣有天壤之別。
廣場中的瑪麗亞圓柱,去年一整圈圍滿滿的遊客,今年能看到空蕩蕩的圓柱實在感人。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瑪麗亞廣場~雄偉的市政廳實在讓人嘆為觀止啊!
廣場的另一邊都是商店,其中一間餐廳吸引了我注意,這裡販售著我熱愛的中東料理Kebab,
不過kebab店很常見,為什麼這間店會讓我特別注意呢?
因為裡頭那一根根巨無霸肉柱啊!不只一根,是很多根....不禁讓我咋舌,這是要賣多久才賣得完啊!
今天的第一個行程是想登上廣場旁的聖彼得教堂塔樓欣賞慕尼黑市景,不過距離塔樓開放時間還有二十分鐘左右,
所以我們就到另一個教堂--聖母教堂Frauenkirche走走逛逛。
與新市政廳並列為慕尼黑最高建築物,還沒走到教堂前就已經能感受其高聳巨大了。
我們來到聖母教堂前的空地,想要拍下教堂全貌,但空地不夠大,最後方還是一個水池,
我只能退到水池的石頭造景上,盡量壓低身體從下往上俯拍教堂,我千辛萬苦喬盡各種角度拍教堂時,陳先生在一旁拍我。
辛苦的代價---教堂全貌,雙塔高聳入雲,實在壯觀。
距離塔樓開放還有十分鐘,我們決定先前往聖彼得教堂等候,從教堂後方過去時,可以看到高聳塔樓佇立前方,
讓我們相當期待等一下登上塔樓所能看見的美景。
按照以往經驗,登塔的入口通常設立在教堂內,一進入教堂後發現主祭壇正在整修,
到底為什麼歐洲的景點都要選擇在遊客眾多的暑假整修呢???
在入口旁發現疑似登塔的樓梯,不過上頭寫著這裡是出口,不能進入,那入口在哪裡?
尋找了一下,終於在外頭發現了塔樓的入口阿!還未到開放時間,所以鐵門關閉著,
此時工作人員來了,開始慢騰騰的做準備,先先將明信片及磁鐵等紀念品放到售票亭外,然後打開鐵門、拉出指示牌,
做好準備工作後、進入售票亭內準備賣票已經是超過營業時間一分鐘了...
售票亭前也已經開始出現排隊人龍,比開放時間還要早到的我竟然不是隊伍的第一位,這景點之熱門由此可見。
買好票我們就開始登塔啦!!想要到塔樓頂端欣賞美景,需要爬十四樓的階梯,一大清早就要把我累得夠嗆,
階梯相當狹窄,難怪入口與出口得分開,無法想像上樓與下樓的遊客要在如此狹窄的空間錯身而過。
每爬一層樓會出現一個較為開闊的小空間,牆上貼著1.0G代表的是樓層,不過可別看到數字1就以為是一樓
德國樓層標示中,一樓為EG,1.0G中的0表示一樓以上,所以這是二樓,此時的我們還有相當多樓層要爬啊!
後半段的階梯變成木製階梯,樓梯間的空間牆面變成石牆,看起來更為古老了。
爬到氣喘吁吁、幾乎喘不過氣的我終於來到爬樓梯地獄的尾聲了,13樓!!!
頂樓--14樓抵達啦!!!!!!!到達頂樓後,會發現左右兩個出口,
從門走出去後,就是繞著塔樓360度一圈的狹窄鐵製觀景台,雖然這裡足足有14樓層高,不過走在上頭一點也不可怕,
因為整個觀景台都用鐵網罩住,給人相當安心的感覺。
接著就來欣賞慕尼黑的城市景致啦!!!首先來到面北處,正前方就是瑪麗亞廣場以及慕尼黑新市政廳,
左方較遠處是聖母教堂,剛剛我還要仰頭張望的這幾個景點,現在則是從高處俯瞰,
這視野實在太好,登塔費五歐元花得太值得啦!!!
接著我們來到面東處,這裡可以看到塔樓所在的聖彼得教堂屋頂,一片片紅磚瓦整齊鋪成的屋頂,看久了也蠻療癒的!
再來是面南處,眼前出現的是密密麻麻的歐式建築,高度頗一致,沒有過高建築遮擋,所以遠處地平線也清晰可見,
靠右方的那一個個綠色屋頂是慕尼黑著名的穀物市場,是我去年來到慕尼黑造訪的第一個景點,真是懷念啊!
最後來到面西處,一樣是高度接近的建築群,一眼望去視野極佳,右方的聖母教堂高度相當突出,很是吸睛。
順時針繞了觀景台一圈後,我們心滿意足的準備下樓啦!!按照指示我們從另一邊的階梯往下走。
下樓的階梯是旋轉樓梯,一路繞著圈圈往下行,感覺速度快了許多~~~當然也是下樓比較輕鬆啦!
回到一樓,我們抵達達的是教堂內部,再望一眼整修中的主祭壇後,結束聖彼得塔樓之行程。
接著我們馬不停蹄、手刀衝往下一個景點---慕尼黑王宮Residenz München,
這是過去巴伐利亞國王的王宮,是德國最大的市內宮殿,建築群包括十個庭院、博物館,一共有130個展場,
歷經多次改建,王宮建築呈現洛可可、巴洛克以及新古典主義等多樣風格,
三個主要部分為國王殿Königsbau、老宮殿Alte Residenz,以及宴會廳Festsaalbau,
二戰後重建王宮時,設立了屈維利埃劇院Cuvilliés Theatre。
這邊稍微科普一下,慕尼黑王宮的主人為選帝侯,並非所謂的皇帝。
什麼是選帝侯呢?就是具有選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權力的德意志諸侯,有一點點類似中國周朝的天子與諸侯的概念。
想知道其中差異還請自行查詢喔~~我只是舉例說明~~
所以接下來介紹王宮內的時候,會出現選帝侯以及皇帝兩個稱呼,要注意這是不同人喔!
與咖咖一同旅遊的話,歐洲的皇宮基本上都別想進,因為咖咖去過不少皇宮了,去年的我們也是直接跳過這個景點。
今天早上剛好咖咖有會議無法同行,於是我跟陳先生便決定來王宮感受一下奢華的氛圍。
接近王宮前的大廣場上有一尊雕像,這是巴伐利亞王國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接下來介紹王宮內會一直提到他。
王宮範圍廣大,稍微找了一下我們才找到購票及參觀的入口處,就位於這個庭院旁的建築。
時間緊迫,我們與咖咖約了共進午餐,因此參觀王宮時間不多,找到售票處立刻排隊刷卡買了兩張門票,
王宮門票有多種選擇,票價以及開放資訊如下:
王宮、寶物館 王宮9€、寶物館9€,聯合票14€
4 /1-10/15:每天9:00~18:00(最後入場時間:17:00)
10/16-3/31:每天10:00~17:00 (最後入場時間:16:00)
居維利埃劇院 5€;三種聯票17€
4/1-7/31、9 /13-10/15週一~六:14:00~18:00;週日假日:9:00~18:00 (最後入場:17:00)
8/1- 9/12週一~日:14:00~18:00(最後入場時間:17:00)
10/16- 3/31/週一~六:14:00~17:00;週日及假日:10:00~17:00(最後入場:16:00)
時間關係我只夠買了王宮門票,一人9歐元。
接著我們來到售票處外的櫃台借導覽機,非常貼心的有中文版本的導覽機,最重要的是免費!
我開心的跟人員借用了導覽機,但這導覽機卻讓我後來參觀王宮出了大問題,
時間太少的我們每到一個展廳就會想聽導覽機介紹,所以參觀時間拉長許多,
最後還因此無法參觀完全部展示廳,只能中途放棄離開,
而且展示廳太多,聽完後也忘得很快,目前我能記得導覽內容所剩無幾,就有種借了沒甚麼用的感覺。
不過那是因為我時間太少,如果行程允許,我還是相當推薦大家借導覽機,
好好在王宮內停留、每一個展示廳都能聽完介紹,雖然事後會忘得差不多,
但當下了解每一個房間或展廳歷史,絕對會讓你在參觀中增添更多印象,也能收獲許多知識。
接著寄放行李,進入王宮包包大小有限制,長寬高不可超過35X30X12公分,陳先生的包包超過規定,因此需要寄放,一樣免費!
從入口一進入我就立刻震驚了,這麼快就來到王宮的重點區域嗎????
事前網路查詢資料時,就不斷看到這一個王宮必看重點先祖廳,
就如同他的名字,這個走廊的兩邊牆面呈列著一百多幅維特爾斯巴赫王朝Wittelsbach家族成員肖像畫。
白牆面上的金色浮雕極盡奢華,畢竟這可是代表家族輝煌歷史,建築師及設計師肯定想方設法呈現尊貴不凡的感覺啊!
接著我們來到貝殼庭園,中央有完全由貝殼打造的奇特建築,
主題是希臘神話傳說,這個檯子?水池?,實在不知道怎麼稱呼它,只知道作用是用來供奉水神的。
靠近端詳,可以看到一個個貝殼鑲嵌或拼貼而成這巨大建築,不得不讓人感嘆製造過程之繁複艱辛了。
繼續前行,隨著指示我們來到了古董大廳,這裡可以說是慕尼黑王宮的代表,上網查王宮,幾乎都是這裡的照片啊!
這裡是王宮最古老的房間,長度66公尺,由阿爾布雷希特五世公爵下令建造,當初是為了收藏骨董而建造,
但後來被公爵兒子改建為宴會大廳。
兩側牆面有為數眾多的人像雕塑,這都是阿爾布雷希特五世公爵的收藏品。
這個大廳相當氣派輝煌,牆上與天花板的圖畫精緻的讓人驚嘆不已,每一處都是精雕細琢、異常考究,
等了一陣子,非常幸運的找到了剛好沒人時刻拍下紀念照。
走到大廳的另一頭,回身看相這金碧輝煌的奢華大廳,再次感嘆當時的王族財力啊!
接著來到黑色大廳,這裡最特別的就是它的天花板,特用特殊手法,會讓人產生視覺錯誤,
原本是平面的天花板,感覺突然拉高、變成挑高大廳,
站在大廳中向上看,真的會覺得天花板好高好高啊!這算不算是古代的3D繪畫呢?
接著來到黃色樓梯,這裡通往王宮主要建築物,樓梯上方門口旁豎立的兩尊雕像代表正義以及毅力。
這裡發生一件趣事,為了拍下完整樓梯以及上方天花板,
我整個人幾乎趴在第一層階梯處,將手中手機低到不能再低去拍照,
此時旁邊有一位老師帶著他的學生在介紹這裡,學生們注意到我奇特的拍照姿勢紛紛笑了出來,也沒認真聽老師介紹了,
不過這一切我都不知情,是在一旁的陳先生看到的,各位就知道,為了拍照我是多麼辛苦啊~~~
下一個展示廳讓我跟陳先生都備感熟悉,因為裡頭展示了東亞的各種骨董啊!!!
導覽機介紹過去歐洲貴族相當喜歡亞洲的瓷器、漆器等藝術品,然而歐亞距離遙遠,要取得亞洲文物不容易,
所以維特爾斯巴赫家族能夠獲得如此大量收藏品,可見家族財力雄厚啊!
前面幾個玻璃櫃中那熟悉的青花瓷器,正是中國的文物,最古老的瓷器是來自中國明代的。
當然不只中國,還有一些日本瓷器等收藏品,種類及數量繁多,每一件都相當精緻,莫怪乎這些歐洲貴族那麼喜愛了。
看到這幾尊巨大瓷器後我笑了,實在好奇它們的用途,是用來泡澡還是????
不過不管用處如何,相信當初運來歐洲時肯定耗費一番苦心吧!
接著就開始是一系列無止盡的奢華房間之旅啦!!絕對看到你眼花撩亂、看完一間忘了上一間XDDDD
不過其實這些華美房間還是有明顯差異,這是因為王宮有許多任選帝侯在此居住過,每一位都會有自己喜愛的風格,
當他們掌權時,就會下令修建房間裝潢等,因此風格還是可分得出不同之處喔~~~
首先我們來到一個房間,這裡有一位工匠正在修復畫作,我不清楚這裡是他固定修復畫作的工作室
亦或是這個房間的畫作需要修復,因此來到此處當作暫時工作室。
某一個大廳的牆壁上掛了一幅圖畫,聽了導覽介紹才知道他是某位君主的情婦?戀人?,因為他促成了許多歷史大事,
雖然詳細歷史事件記不得了,但我對這位女士畫像印象深刻,果然是紅顏禍水啊!
接下來一系列白牆上有金色裝飾的房間是由馬克思三世與他的妻子瑪麗亞˙安娜時期所擴建,
他們的寢宮,華麗奢華中帶點高雅,我個人比較喜歡這一系列房間的設計。
房間的用途很多,除了寢宮以外,還有會議廳、等待廳或休息區等,每一個房間或大廳都是裝潢精緻華美,
牆壁上掛的不管是小幅肖像畫或是大幅編織畫,每一幅都讓人嘆為觀止、滿滿讚嘆。
接著我們來到諸聖宮廷教堂,明顯與王宮內奢華裝飾不同,這裡多以紅磚瓦堆砌而成的牆壁及屋頂,
讓我們看遍了精緻繁複的房間後,可以稍微休息一下,避免審美疲勞。
這間教堂是由路德維希一世下令建造,當時的教堂拱頂及後殿都裝飾有金色為底的彩繪畫作,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大規模破壞後,修復時就以現代簡約風格進行翻新,也就形成我們今日所看到的模樣。
現在在此教堂內會舉行音樂會或其他活動。
接下來進入另一系列的房間,這一條走廊連接的許多房間,是馬克希米利安一世改造,
成為來訪的其他統治者或客人使用,後來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思一世的女兒夏洛特公主將這些房間改建為自己使用。
因為不是君主的寢居?所以感覺這一系列房間不那麼奢華,比較像是貴族或是有錢人家的房間。
這一個房間內除了有幾乎占滿整個牆面的大幅圖畫外,兩側牆面的木製家具也很重要,
房內設有螢幕來介紹這兩個木頭矮櫃,展現矮櫃打開上方拉門以及抽屜等模樣。
這一間房間很明顯應該是單人房吧?房中的床明顯是單人尺寸,除此之外,我想古代這些歐洲皇室也長得頗高,
才能輕易爬上這異常高的床鋪。
這一個房間很溫馨,牆面有圖畫中有一幅孩子圖畫,是君主請畫家為自己的小孩繪製,很有家庭生活的氣氛。
這一間是Music room,就如同他的名稱,裏頭擺放了豎琴等大型樂器,除此之外還有設計精緻的棋桌,
是當時王宮內的皇族們休閒娛樂的場所。
先休息一下,不再是一間間房間,我們先穿越兩側為白牆、只有天花才有浮雕裝飾的走廊,
經過到一個大廳,這裡有整個王宮的模型,從模型我們可以得知慕尼黑王宮的建築群模樣,以及王宮規模的盛大壯觀。
再經過一個簡單掛著壁畫的大廳後,我們要進入帝國庭院東側的房間群了~~
接下來一系列的房間被稱為特里斯夫客房,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統治時期所建造,十七世紀時這裡是王宮中最重要的套房之一,
皇帝來訪時,直系親屬及高級官員都居住於此,如果沒有人居住,這間房間就被用作議會廳,
從天花板上繁複圖案的畫作中,就可顯示這房間作為議事廳使用的表現。
這系列房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相當大的破壞,現在大多陳列著十七世紀珍貴的掛毯和華麗家具。
看著牆壁旁展示的精緻非凡的家具,不難想像過去這些皇族生活的豪奢,像我一般的尋常百姓實在不知道如何使用,
深怕打開哪一個抽屜就會傷害到外頭精細繁複的裝飾,但對那些皇族來說,這都是稀鬆平常的物品呢!
除了家具,牆上掛的巨幅掛毯也是讓人嘆為觀止,很難想像用編織可以呈現如此細膩複雜的圖案。
這個不起眼的小房間,是一整排特里斯夫客房的中央,從這裡的兩側門口便可進入分為兩邊的房間群。
從紅色大理石門框中的出入口望去,是一個個相似的入口,可以直接望穿最底部的牆面,整齊劃一的門口看起來相當有趣。
離開特里斯夫客房,我們沿著指示往下一個房間移動。
接著我們來到皇家大廳,建於1612~1616年間,由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下令建造,
在當時是最重要的慶祝活動以及儀式舉辦地點,牆壁上的掛毯主題是舊約聖經中的英雄人物,希望君主們也能以他們為榜樣。
上方的繪畫也是聖經及歷史故事中關於美德的情節,種種創作都在提醒著皇族們保持良好品德的重要性。
隔壁則是四白馬大廳,名稱起源於天花板上的圖畫,畫中是太陽神阿波羅乘坐他的太陽戰車,由四匹白馬牽引著戰車前行。
在十七世紀時作為皇家餐廳,和前面許多房間一樣,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破壞,目前看到的是1980~1985年修復後的模樣。
再往隔壁房間前進,我們來到石室。建於1611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統治時期,在十七世紀時,他是王宮最大、最重要的房間。
房間內使用了大量的大理石而被稱為石室Stone Rooms,這裡是皇帝及皇后在慕尼黑停留時居住的房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重建時致力於恢復十七世紀時期模樣。
走進這些房間時,就能感覺到房間特別不同,瀰漫著莊重肅靜的氛圍,讓我大氣都不敢一喘的小心參觀起來。
接著我們來到了里奇教堂Rich Chapel ,於西元1607年落成,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與其妻子的私人禮拜場所,
在這裡收藏了馬克西米利安珍貴的文物,也就是聖人的遺骸,因放置了如此重要的文物,
所以整個教堂採用了彩色大理石以及鍍金的浮雕做裝飾,這教堂應該是我參觀至此最為華麗的一間。
藍色天花板上極為複雜的鍍金浮雕圖案,就讓人眼花撩亂、不知從何看起,
教堂內的每一個角落、柱子及地面都是精心打造,室內空間雖小,但建造時耗費的人力及金錢肯定不亞於前面幾個大廳。
接下來的房間被稱為華麗的客房Ornate Rooms,這些房間是宮廷洛可可風格的顛峰之作。
於西元1730~1733年間,由卡爾˙阿爾布雷希下令建造,這位選帝侯想利用這些房間來證實他對帝國王位的追求,
所以房內的裝潢布置極盡奢華,每一項裝飾皆為藝術品,還從巴黎運來了昂貴的家具及珍貴的紡織品,為房間增強了華麗效果。
說實話我並不覺得這裡比前面參觀的房間還要更為華麗,但我得承認,牆面上紅色繁複圖案絕對吸睛。
下面這一間是覲見室,是選帝侯正式接待外國使節的地方,選帝侯會在紅色天鵝絨的華麗篷蓋下接見使節。
看著眼前紅色篷蓋下的椅子,想像著當時選帝侯接見外國使節模樣,該是多麼盛大而莊重的場面啊!
接著看到的是綠色畫廊,就如同它的名字,綠牆上展示了許多畫作,但這裡不只是作為繪畫展示之用,
也是舉行盛大慶祝活動的地點,選帝侯定期會邀請皇室成員到此參與聚會,我想應該會一邊欣賞討論畫作、一邊進行美食饗宴?
下一個房間中放置著掛有紅色布幕的紅色床鋪,這裡是國事臥房。
但選帝侯卡爾˙阿爾布雷希本人並不住這裡,設置這房間純粹作為象徵意義,效仿法國王室,
君主起床和晚上睡覺都是在公開場合,也就是他的臣子都在的時候進行的。
這是代表君主勤奮於政事,從早到晚都忙著處理國家大事嗎?但想像一下君主在臣子眼光中起床或是睡覺,實在太詭異了。
華麗的客房最後一間,稱為微型櫃子Miniatures Cabinet,是一個專屬的休憩場所,
房間雖小,但其精緻華麗程度超乎想像,由約阿希姆˙迪特里希創造的鍍金雕刻品與紅色牆面背景相映成趣,
牆上鑲嵌了129幅圖畫,是由法國和德國畫家所創作。
這密密麻麻的繁複裝飾讓我實在忍不住感嘆,這些房間真的是不斷再刷新我對奢華的想像,一個比一個還要厲害啊!
此時我們還未完全參觀完王宮所有展示房間,但時間已經來到12點多,我們和咖咖約好要吃午餐,
現在顯然是有點晚了,更別說餐廳不在王宮附近,我們還得搭車前往,只能放棄提早離開。
我們回到售票亭旁的寄物處取包包、並歸還導覽機,一路手刀衝往咖咖所在的餐廳。
我們是從另一個出入口離開,門口前的兩尊青銅獅子下方的盾牌被人摸的閃亮,因為傳說中摸了會獲得好運。
到哪裡都有這樣的傳說呢~~
一路狂奔狂衝後,我們終於趕到位於馬克斯近郊Maxvorstadt的餐廳。
這個近郊是慕尼黑的大學區,有不少的藝廊和文化景點,還有三間美術館,是個學術文藝氣氛強烈的地區。
因為位於大學區,所以餐廳主打平價、份量大,中午時段店內總是客滿,多虧咖咖先來這裡等待,我們才有座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服務生都是男生,都很帥!!每一位都是身材好、顏質高的小鮮肉,我不停慫恿咖咖去要電話XDD
很快我們的餐點上桌了,滿滿的一桌子料理,實在讓人看了食指大動啊!
我們點了一份人人必點的比臉大豬排,味道不錯,調味很足夠,外皮又薄又酥脆,裏頭的肉一點也不柴、咬下去還有肉汁,
搭配旁邊滿滿的炸馬鈴薯片,份量十足、兩個女生可能都吃不完。
然後另一盤主菜是午間特餐,我們看很多桌面上都有這一盤,就跟服務生說要同一份餐點,
一片醃製過的肉與荷包蛋一起煎,吃的時候每一口都能吃到肉與蛋的絕妙搭配,旁邊的馬鈴薯泥(塊)有調味過,味道很清爽。
因為三人都很想要喝湯,於是點了一碗牛肉湯,裏頭沒有肉,但有三顆應該是馬鈴薯做的食材,味道鮮美,
美中不足的就是湯的熱度,我想要喝熱湯啊!!!但端上桌的時候,湯就只是溫溫的,有點小失望。
另外為了補充維生素,我們還點了生菜沙拉,以及餐前就會先送上的麵包,這一餐真的相當豐盛呢!
按照慣例三人也要跟所有餐點合影一張,以我為比例尺,就可以知道比臉大豬排的尺寸了!
令人好奇的是這一餐要價多少呢?所有餐點加上每人一杯飲品,總共43.57歐,折合台幣約一千四百多,
果然是大學區餐廳,真的很便宜啊!提供餐廳資訊:
店名:Steinheil 16
地址:Steinheilstraße 16, 80333 München, 德國
營業時間:周一到周日11:00~01:00
吃飽喝足後,我們準備來完成遠在台灣的姨丈給的任務,
姨丈是水電工,他有一些習慣使用的器具是德國牌子,一聽到我們要來就請我們幫忙買,
這實在為難了我們,買些藥妝還容易,但螺絲起子?尖嘴鉗??誰會出國買這些?
但是是與我們關係非常好的姨丈,只好努力達成任務了。
咖咖在估狗map上尋覓了一間五金材料行,我們便決定步行前往看看。
漫步在大學區內,周遭的建築很多都是大學建築,看著這些明顯與住宅不同的特殊建築,還有滿街的大學生,
我們好像回到大學時代,感受那種當學生的悠閒感受。
走了十幾分鐘,我們終於抵達咖咖查到的商店了!看著左邊玻璃櫥窗中的鋸子等商品,感覺我們不會白跑一趟了!
果然,我們找到姨丈需要的各式工具啦!!也因為幫姨丈採買這些器具,我才發現原來這些器具有各種尺寸,
羅絲起子不只分有十字和平口,十字的大小、長度各有不同,現場和姨丈連線,確認他要的長度與尺寸,終於完成了任務。
剩下的時間我們準備前往慕尼黑知名小吃與啤酒餐廳,吃吃喝喝的悠閒度過下午時光。
路經一間轉角的冰淇淋店時,我們被滿滿的人潮所吸引,忍不住停下來查看,
在台灣我很少買這種一球球的義式冰淇淋吃,但在歐洲曾經吃過很美味的莓果口味,回台灣遍尋不找,
從此以後我來到歐洲就會常常買義式冰淇淋來吃,排隊人潮不少,肯定味道不錯,我跟咖咖決定進去買來嘗嘗。
還沒有輪到我們點餐時,距離冰櫃有一段距離的兩人不停張望著,想看看有那些口味。
後來我們點了巧克力及開心果口味的兩球冰淇淋,店員說我們可以再選一種口味試吃,
我們選擇看起來像是莓果口味的桃紅色冰淇淋,然後店員超大氣的挖了至少半球給我們,我們就獲得兩球半的冰淇淋了。
一球2.1歐,我們付了兩球的費用4.2歐,折合台幣約140元左右,比台灣便宜一些。
一吃之下驚為天人,也太好吃了吧!!!巧克力略帶苦味,不會過於甜膩,開心果口味超道地,每一口都是滿滿的開心果味道,
三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很快分食玩兩球半冰淇淋,還意猶未盡地再進去買了一球,
同樣可以指定一個口味試吃,於是我們付了2.1歐,獲得了1球半冰淇淋,一樣超級好吃,提供冰淇淋店資訊:
店名:Ballabeni Icecream Stammhaus
地址:Theresienstraße 46, 80333 München, 德國
營業時間:周一到周日11:00-21:00
接著我們轉搭公車,回到舊城區中心,前往下一個傳統美食店家。
來到一間看起來就很有歷史感的咖啡店,我們不是來喝咖啡,而是來買一種傳統點心--Schmalznudel。
Schmalznudel是一種將麵團揉成類似甜甜圈形狀,不過中間沒有洞,還維持薄薄一層麵皮,
接著放進油鍋裡炸,炸好後灑上糖粉就大功告成了。
三人肚子還很飽,所以合買一個品嘗一下味道即可,
網路上許多人給了Schmalznudel台式油條的稱號,不過我個人覺得比較像是甜甜圈,只是中間沒有挖空~~
味道真的也很像甜甜圈,不過外面那一圈比較鬆軟、不像甜甜圈的麵包體厚實。
味道還不賴,但想到德國人都吃這個當早餐,我就覺得有點油膩了~~
美食行程不停歇,我們繼續朝下一個店家前進。
路途中經過的這棟建築物,牆面長滿了綠色植物,相當特別而美麗。
此時的慕尼黑天氣不佳,早上的藍天彷如曇花一現,不過至少沒有繼續下雨了。
很快的我們來到一樣位在舊城區附近的目的地---皇家啤酒屋Hofbräuhaus Münche。
去年來慕尼黑時,我跟陳先生就來過這間知名啤酒屋,之後陳先生一直對這間的啤酒念念不忘,
他認為這是他在德國喝過最好喝的啤酒了,這次再來慕尼黑,當然要讓陳先生再來品嘗一下他心中的第一名啤酒囉!
上一次我們坐在室內,這一次想要體驗更道地的啤酒花園,所以我們來到戶外區尋找座位,
這裡是熱門的觀光景點,所以戶外區幾乎座無虛席,我們找了很久,終於發現有一組客人準備離開,三人立刻坐下,
幸運地獲得戶外座位啦~~~
一連串的美食體驗,飽到天靈蓋的三人就只點了飲品,陳先生自然是點他最愛的啤酒,
我和咖咖已經喝可樂喝到膩,所以改點雪碧來喝。
享用完了清涼飲品,我們招來服務生付完錢後就準備離開啦~~
離開前先進室內上廁所,意外的發現裏頭竟然有小型樂團在演奏!
他們演奏的音樂非常輕快,現場有許多客人站起來輕輕搖擺身體,也有許多人跟我們一樣拿著手機紀錄下這美好的音樂饗宴。
離開前拍一下室內空間,天花板的彩繪圖案實在迷人,可以看到室內也是高朋滿座,可見這裡受歡迎程度啊!
吃飽後我們便在舊城區內到處走走晃晃,再次來到瑪麗亞廣場周邊,我驚訝的發現早上看到的那間Kebab店,
裏頭三根巨型肉柱縮小很多啊!!最外面那一根只剩下窄窄一條,另兩根也都明顯消瘦不少,
我真是小看這間餐廳了,他的生意之好,確實需要準備三根巨大肉柱~~~
今天一整天豐富行程下眾人都有些疲累,決定打道回旅館休息去。
回旅館前我們決定要讓陳先生再進食,我跟咖咖消化較慢,整個下午不停吃的結果是目前仍然有七八分飽,
便決定買些沙拉回去簡單應付晚餐,但陳先生不一樣,他還是需要些主食才能吃飽,
於是我們來到慕尼黑知名連鎖肉店--Vinzenzmurr Metzgerei。在慕尼黑市內就有十數家店面,是相當受歡迎的肉舖。
雖然是販售生肉的肉店,但部分店家還有販售熟食,去年我們有到位於中央車站地下道的店家購買德國豬腳等熟食回家享用。
今天來到這一間也是網路上超多推薦,最熱門的便是麵包夾三層肉了。
我們也跟著網路推薦點了一份!看店員俐落用長刀切到麵包,接著切下大小適中的三層肉塊,很快的我們餐點就好了~~
果然如網路眾人分享一般,非常美味!!
據陳先生吃完的心得分享,最上層的皮烤的酥酥脆脆,下面瘦肉肥肉相間、肥而不膩,調味也適中,非常入味,
唯一的缺點就是,麵包超硬,不過這是歐洲麵包的通病,都很硬....大概歐洲人牙口很好,喜歡需要咀嚼多時的硬麵包。
接著我們前往超市採買沙拉後,就返回位於郊區的旅館,
就用滿滿蔬菜的健康蔬食結束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