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五)羅馬Roma--梵諦岡Vatican
今天是我們在羅馬的第二天,昨天下午才抵達,還去了很花時間的梵蒂岡博物館,因此完成的行程不多,
只有完成下面地圖中桃紫色框框圈起來的行程,而且聖彼得教堂因適逢教宗來到,所以我們無法進入,只在外欣賞建築而已。
因此今天要完成的行程很多,加上羅馬的遊客人潮實在非同小可,是我們目前旅遊的義大利城市中,最多遊客的地方,
所以早點出門是必要的,這一天我們七點就從旅館離開,先前往比較北邊的西班牙階梯Scalinata di Trinità dei Monti。
這裡是全歐洲最長也是最寬的階梯,一共有135階,於1723年至1725年間建造完成。
這個階梯出現在許多電影中,最有的名的當然就是1953年由奧黛麗赫本所演出的羅馬假期,
她坐在階梯上品嘗冰淇淋這一幕相信許多人都有印象,但可千萬別模仿喔!
目前這個階梯上禁止飲食,否則最高罰款高達400歐元,折合台幣一萬多,吃個東西就要罰這麼多錢,真的很可怕。
我們抵達時才七點半,但現場已經有一些遊客,我們等了好久才終於找到時間避開遊客在階梯上拍張合照。
階梯前的噴泉是義大利雕塑家貝尼尼的作品--破船噴泉Barcaccia Fountain,
階梯頂端則是聖三一教堂Trinità dei Monti。
接著我們步行約十分鐘後,來到今天的第二個景點---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
由貝尼尼設計的噴泉,歷經兩任建築師才完成,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
噴泉中心是海神駕馭著兩組飛馬拉行的貝殼戰車,前方還有特里頓水神引領。兩側壁龕中,左側是豐裕女神、右側是健康女神。
這座噴泉內的泉水來自奧古斯都大帝建造的水道,從西元前17年使用至今,
相傳羅馬軍隊士兵在出征前會在這個噴泉投下硬幣,許願來凱旋歸來;
還有另外傳說是投擲一枚硬幣就會再度造訪羅馬,兩枚硬幣會與羅馬人戀愛,三枚硬幣則會順利結婚,
不論傳說真假,總之目前這個噴泉有大量遊客投入硬幣許願,每天都能收集到4000歐元,折合台幣十三萬多,都會捐給慈善機構,
我們抵達之時大約7:50左右,噴泉前雖說不至於人山人海,但遊客數量已經夠讓我驚嚇了。
到底要多早來才有機會看到較少遊客的噴泉啊?咖咖笑說多年前她來的時候,滿滿的人潮才驚人,
站在噴泉前你是看不到噴泉水的,只能看到遊客的頭.....
還是想拍下噴泉照片的我努力調整角度,拍下了張沒有遊客的半截噴泉照。
若想拍到完整噴泉照,你會得到噴泉前滿滿的遊客....
三人拿出自拍棒打算來張合照,這時候出現個小插曲,有一個外國人主動提出要幫我們合照,
但我們婉拒了,因為他看起來不似遊客,我們早就注意到他停留在現場許久,一直在觀察遊客....
實在不敢冒險的三人只能微笑拒絕,然後繼續用自拍棒拍照。
此時距離我最想去的景點----羅馬競技場開始營業時間只剩半小時,我還得現場排隊買票,於是跟不打算去的咖咖說再見,
我跟陳先生開始加速步行前往,我們走在擁有好多古羅馬遺蹟的帝國廣場大道上,看著眼前那殘敗的建築我卻感到異常興奮,
這些都是古羅馬時期的重要場所,看著眼前熟悉的羅馬建築,我真正意識到我就位於夢想之城羅馬啊!
不過此時只能快速拍張照片匆匆走過,只能再找時間過來好好遊覽這些古羅馬遺跡了。
我心心念念的目標景點就出現大道前方了。
在手刀狂奔了20多分鐘後,我抵達了羅馬競技場Colosseo。
這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競技場,也是目前最大的圓形劇場。西元72年知名羅馬暴君尼祿下令建造,十年後完工。
圓周527公尺、高48.5公尺,可容納最多八萬名觀眾,當時用來進行角鬥士比賽、處決還有重要戰役及羅馬神話的戲劇表演。
在中世紀前期改為住宅、工作坊或是聖職人員宿舍,也曾作為基督教聖地等用途。
羅馬競技場在198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也名列在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以及世界新七大奇蹟中,可見其地位之高超。
藍天下的競技場巍峨聳立,昨天我就已經來看過夜晚時打著黃光的競技場,白天看它,更顯氣勢磅礡、壯觀雄偉。
但不留停留欣賞太久,我得趕緊去售票亭購票啊!昨天咖咖試了許久就是無法成功線上訂票,我只能自己來排隊了。
這裡照往例習慣我去排隊買票,因為熱門景點排隊隊伍一定很長,我秉持著一人購票即可,不必大家都去排隊讓隊伍更長。
但快輪到我購票時,我驚慌地發現,前面一組客人被售票員要求必須全員到齊才能購票。
我趕緊打電話通知在附近的陳先生,盡快過來與我會合,好險陳先生趕在輪到我之前就抵達,
我們倆一同出示護照,讓售票員比對兩人長相後,成功買到兩人分門票,購買到入場時段是8:45。
在此提醒有機會造訪的朋友,記得買票的時候要全員集合,因為在售票過程中就會進行一次身份檢驗,
我們拿到的票卷上是有打上姓名等個人資訊,算是一種實名認證的購票吧!一人份門票是16歐,折合台幣五百多元,有夠便宜!
買好票了,在等待入場時間先來拍照吧!羅馬競技場曾遭受地震與盜石賊的破壞而受損,
因此從某些角度來看,會發現部分區域少了最上面一層~~
等到入場時間我們再次加入排隊行列中,這裡又經過兩次身份檢查,隊伍尾端時一次、接近競技場時又一次,
連購票一起算,等於我們經歷三次身份檢查。
最後一關是檢查隨身攜帶物品,入口處設有我們在海關常見的金屬探測安檢門,這裡的安全保護實在做得太徹底啦!!!
幾乎被扒一層皮似的重重檢查後,我終於進入羅馬競技場啦!!!!!(流下感動的淚水.....
進入後我們先去租借導覽機,一向走窮游路線的我很少花錢租借遊覽機,除非免費的XD
但如此重要、意義重大的景點,我想要租借導覽機,才不會在參觀時看不懂眼前的建築,或是遺漏了甚麼重要的場景沒去看。
導覽機也不貴,只要六歐非常划算~~~然後我使用完後的心得是----不要借!!!
因為導覽機並非我所想的,會在場內的重要地方解說該地的特色或資訊,
它主要就是播放競技場的歷史等資訊,許多我在抵達前就先在網路查好了!!!根本不用花錢借啊!!!
去youtube搜尋,搞不好還能找到導覽機放的那幾個影片呢.......
借好導覽機後我們來到競技場的第一層--貴賓區,提供皇帝、貴族或祭司等高階級的人使用,因為這裡最靠近表演台,
看著眼前一層層高起的競技場圓形外牆,以及露出地底隧道模樣的競技場,
我此時心中無比激動,我終於踏上競技場了!!!現場遊客真的很多,但也不至於人擠人,
競技場內的參觀過程比我想像中的舒適太多了(原本的想像是像菜市場一樣人擠人、人推人的...我猜夏天可能會變這樣)
接著我們順著引導牌前往第二層~~
第二層在過去是提供給貴族的座位區域,現在這裡變成了博物館展示區模樣,
大約有半圈的範圍展示了各種與競技場相關的文物或資訊,認真看完一圈,會對競技場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讓人高興的是,這裡的資訊牌子上都有中文啊!!!
雖然是簡體字,但對我想要更了解這些文物以及歷史背景的資訊,簡直是太方便了!
我們購買的是一般門票,只能參觀第一層跟現在所在地二層,地下區域需要另外官網購買其他票種,
雖然無法親自進入地下區域,但這裡有許多關於地下區域的資訊展示,也是可以了解地下區域是怎麼樣的情況。
玻璃櫃中展示了許多模型,透過模型我們了解地下層有許多機關,可以將動物或是角鬥士送上表演台,
仔細觀察,用木頭製造的機關相當精細,再利用人力拉動繩索,完美的升降台就完成了!實在太有趣了~~
羅馬競技場內共有五層,剛剛提過最接近表演平台的第一層是皇帝、祭司等貴賓座位區,
目前我們所在的第二層是貴族區,再往上的第三層是有錢人區,第四層則是一般平民區域,最上方的第五層是婦女區。
古代羅馬也有重男輕女的情況呢!和地下層一樣,第三層以上須購買另外的門票。
接下來看到的展示品讓我忍不住笑了,
首先看到的是一些破碎陶盤、水瓶酒瓶以及骨頭貝殼等,這些都是當年民眾在觀看角鬥賽時吃的食物殘骸以及喝剩的空瓶的,
另一個玻璃櫃展示了許多小石頭,還有一張畫了方格紙張,這是當年民眾在看台區玩桌遊用的小石頭,
這競技場的比賽怎麼跟我想得不太一樣,電視電影中那種激烈戰鬥、觀賽民眾澎湃吶喊助陣的場景還深植我心,
看到這些展示物,我腦海便出現觀眾在邊啃骨頭邊喝酒,有些人還在玩著丟著小石頭,對賽事不甚關心的模樣,
這競技場的角鬥賽這麼生活化的嗎?
接著看到觀眾在看台上的塗鴉我又噴笑了,到底比賽是多無聊啊?還能在建築石壁上刻畫著圖案,
不過刻得真不錯,有一塊石板上有著角鬥士與兩隻兇猛野獸搏鬥的圖畫,寫實的畫風讓我們彷彿真的看到當時的激鬥場面。
下一個看到的展示品是一塊塊巨大石板,上面刻有一串串文字,原來這些都是座位區的椅子或是椅背,
那些座位都是有主人的,所以上方會刻著擁有者的姓名,而當這位擁有者過世後,座位會刻上下一位繼承者的名字,
原本的主人名字就會用刀子刻劃上數痕破壞掉,所以有的石板上刻得亂七八糟,也是相當有趣的競技場小知識。
西元六世紀時,羅馬競技場不再用作競技表演場地,使用方式有了許多變化,首先看到這裡曾作為有權勢的貴族居住場所。
接下來的展品證明了曾有人在此居住,包括婦女用的紡織器具、廚房烹煮用具等,都是在此生活的人留下的日常用品。
甚至連屠宰場都出現了,留下的大量動物殘骸證明裏頭有一戶人家是專門處理動物的,
有人居住就會有交易行為,找到的硬幣也證實當時的商業行為。
地下層甚至曾經被改建為馬廄或倉庫,並一直使用到十四世紀,看到這裡莫名有點感傷,
這樣偉大的建築物曾經是動物圈養場所,好像有點太過生活化了。
大型看板上以圖畫呈現了當時人們在競技場內生活的模樣,剛剛看到的紡織用具、煮食用的容器都出現於繪畫中,
甚至連屠宰場的畫出來了,維妙維肖的圖畫讓我們更能想像當時的情況。
十七世紀時,在競技場內還蓋了一座教堂,雖然在十八世紀時為了挖掘地下遺跡被拆除,
拆除時教堂內的一些建築材料就留在競技場內,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競技場邊緣的壁龕就是當時教堂的材料重建。
一旁的玻璃櫃中,白色的競技場模型內出現了教堂,就是當時情景的還原吧!
本來想說不知道教堂要蓋在哪裡,總覺得不太適合,不過看到模型後又覺得設計得蠻好的,
沿著座位區建造的圓頂教堂,融合得挺好。
看了小小競技場模型後,接下來看大大競技場模型,這個模型呈現的是古羅馬時期用作競技表演場所的羅馬競技場,
沒有損壞、完整的競技場模樣,外牆第二層與第三層,每一個圓拱門都立有一尊雕像,上方城跺的設計也都完美呈現,
讓我們能一窺當時競技場外貌的壯觀精緻
剖開一半的模型,讓我們也能看到內部的景況,一層層的座位區,還有座位區後方的通行廊道,
每一處都做得精細寫實,我可以想像當時的觀眾們在廊道間走向自己的座位區~~
接著進入的展區出現了許多古羅馬歷史相關資訊,雖然與競技場沒甚麼關係,
但一幅幅大型的浮雕作品還蠻壯觀,我們也仔細入迷的欣賞著。
展區內設置的螢幕以仿真的動畫呈現當時羅馬人建造巨大建築的過程,還有模型展示吊起巨石的方法,
看著這些工人辛苦搬運材料與奮力雕琢岩壁,不禁感嘆這些偉大建築物是要犧牲多少人才能蓋好啊!
看完了展示區後,我們來到空曠處欣賞競技場內部模樣,和剛剛在第一層相比,位於高處的角度能輕易欣賞全景,
看著壯觀宏偉的建築,我澎湃洶湧的情緒再度湧起,能親臨這震撼人心、在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築,
我彷彿能聽到古羅馬時期,角鬥士奮勇搏鬥的戰鬥聲響,以及周圍觀眾熱血沸騰的助威吶喊,
來到羅馬競技場的這段歷程絕對深深烙印在我心底,永難忘懷。
還在激動的我突然發現眼前牆上出現了很熟悉的動物,這不是在威尼斯搶我們食物的鳥兒嗎?
在這裡看到牠們,我高昂的情緒瞬間冷下來了.....不過牠們自在休息的模樣倒也是蠻可愛的(?
當然要與我夢中情地拍一張合照啦!要知道能拍下這樣一張旁邊沒有人的照片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隨著時間推進,場內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大家都想跟競技場合影留念啊!走了一小段路我們始終找不到適合拍照的地點,
直到陳先生突然發現這塊看板前沒甚麼人,於是抓緊時機,我站到看板前他迅速拍下照片,
想拍照千萬要準備好表情與姿勢,因為你只有拍一兩張照片的機會..否則人潮會馬上湧現你身邊喔XDDDD
此時我發現對外牆上有一個低凹處,能看到競技場外的景色,這一面剛好是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 | Roma ,
因為時間關係我沒列入行程內,但能這樣遠遠眺望也是很棒的!
接下來又是一系列的競技場照片,競技場的氣勢非凡、壯觀雄偉,不管怎麼拍,從哪裡拍,都能得到讓人驚嘆的照片啊!!
回到第一層,我們來到的區域能清楚看到地下層,看著底下一座座高聳圍牆,感覺那裏好似一個巨型迷宮,
有夠適合拍一些奇幻動作片的(咦?
大約歷時三小時,我們結束了羅馬競技場的行程,我和陳先生走到外頭準備與咖咖會合,
等待咖咖過來途中,我們繼續在競技場外頭拍照、欣賞這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偉大建築。
和咖咖會合後時間已近中午,三人決定來去覓食,順著估狗map我們朝著競技場對面的小山坡前進,
一路辛苦爬著樓梯,到一定高度後回頭望,可以看到樹叢間的競技場,這裡也是個適合拍照的地點,
有許多遊客跟我們一樣停留在上坡階梯上拍照。
前往餐廳的路途中,又再次經過了在佛羅倫斯吃的那間世界最好吃的三明治店--All’Antico Vinaio,
我才知道原來這間店並不是佛羅倫斯獨有的啊!是全國連鎖店來著~~
步行近三十分鐘後,我們抵達了我預先查好的羅馬餐廳Cantina e Cucina,
店面外觀看起來很可愛,小小一間,還放有一台雙人藍色腳踏車做為裝飾。
入內後服務生帶領我們來到吧檯附近的座位,店內客人相當多,外面這一區域幾乎是客滿的。
點完餐後我前往廁所洗手,發現裏頭還有許多座位區,靠裡面的座位區牆壁是石頭堆砌而成,看起來很特別,有地窖之感。
別看這時拍的照片空蕩蕩,用完餐我再進廁所時,這裡也坐了一半滿了!
一會兒我們點的餐點上桌,我們點了兩份義大利麵,一份是番茄肉丸子義大利麵,另一份則是起司義大利麵,
然後又點了一份披薩,上頭鋪有起司、馬鈴薯以及碎香腸,陳先生又點了一杯在佛羅倫斯喝過的橘色調酒。
三人歡喜的與所有餐點合照~~
剛開始吃的時候我覺得每一到料理都算美味,番茄肉肉丸子義大利麵這一道中規中矩,就是可以想像的味道,
至於起司義大利麵那一道,看菜單上的介紹醬料是混合許多種起司調成,吃進嘴裡果然濃濃起司味啊!
披薩那一道也是中規中矩,屬於薄皮披薩,上頭料蠻豐富的,吃起來也很夠味。
但吃到一半,我開始覺得很不舒服,因為每一道料理都太重口味了,最後我只能以一口茶一口食物的方式吃下料理,
來義大利旅行前我相當期待,因為我本身很愛吃義大利麵及披薩,能到這兩個料理的發源地讓我很是興奮,
沒想到真正抵達後才發現我根本吃不習慣啊!!好幾間網路狂推的店家都讓我吃不下去,除了波隆那的那間餐廳外,
其他家的義大利麵都重鹹到反胃,只能靠茶水將義大利麵吞下肚,這樣情況真是我始料未及的,
這一餐還不便宜,要價53.5歐,折合台幣近1900元,讓我下定決心接下來都不上餐館了,簡單超市買點吃食就好。
不過以上是我個人的口味,這間店相當受歡迎,也許是我的問題囉~~
吃飽後我們來到附近的一間甜點店,這一間有各種口味的提拉米蘇,還有大小兩種尺寸可選,
若想品嚐多種口味可以買小份的數個,分量不多很輕鬆就可以完食。
在前一家餐廳已經吃很飽的三人決定買兩個小的嚐嚐鮮即可,一個是原味提拉米蘇,另一個是開心果口味,
味道麻~~可能我味蕾被前一家餐廳影響,當時覺得吃甚麼都很膩,所以覺得口味尚可。
不過同樣的,這間店也是超多客人,想購買還得排隊,應該也是我自己的口味問題吧~~
吃飽了就繼續羅馬的行程吧!我們接下來的景點就位於我們用餐餐廳旁,兩分鐘內我們來到了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這裡在西元一世紀是古羅馬圖密著競技場,15世紀末改建為市場,廣場上有數座知名噴泉。
廣場最南端是摩爾人噴泉Fontana del Moro ,噴泉正中央是一個摩爾人雕像,他站在海螺中與一隻海豚在摔角,
非常奇妙的的舉動....更詭異的是噴泉外圍一周是形狀各異的雕像正在向外噴水,
我站在噴泉旁看了一陣子,有點不懂這藝術美感.....
廣場正中央是最知名的噴泉---四河噴泉Fontana dei Fiumi,這是知名義大利雕塑家貝尼尼的作品。
噴泉正中央是一個方尖碑,下方有四個雕像,代表文藝復興時代地理學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條河。
拿著船獎的亞洲恆河神(下圖右邊雕像)、轉身面向方尖碑方向、以手碰觸上方教宗的袍子是歐洲多瑙河神(下圖左邊雕像)。
還有伸出左手向著天空的美洲拉普拉塔什(下圖右邊雕像),以及被布巾蓋頭的非洲尼羅河神(下圖左邊雕像)。
看完了四河噴泉後,我們來到廣場北邊,這裡有許多街頭藝人在作畫,他們身旁看板展示了多幅自己的作品,
我們被這些藝術作品吸引,結果忘了去看最北邊的噴泉XDDDD
接下來我跟陳先生又與咖咖暫時分別,因為我們要前往的下個景點咖咖沒有興趣,於是他自行在附近逛逛,
我跟陳先生則步行前往萬神殿Pantheon,建於西元前一世紀,因完美的古典幾何比例,被米開朗基羅讚譽為"天使的設計"。
正面有八根由花崗岩柯林斯柱組成的門廊,上方是三角楣,欣賞完威嚴而莊重的外觀後,我們要進入殿內繼續欣賞裡面的建築。
原本免費進場的萬神殿自2023年7月開始收費,一人門票是5歐元。
進入教堂大廳後,立刻被頭頂上方的巨大圓形穹頂所震懾,這世界上最大的無鋼筋混凝土穹頂,
當時的建築師與工匠技術高超,利用混凝土建造出如此雄偉的穹頂,過了兩千年仍屹立不搖,讓後人欣賞這鬼斧神工的技藝。
底下的圓形大廳最深處是主祭壇,和其他教堂相似,主祭壇前擺了長椅供信徒禱告,
主祭壇兩側則是一個又一個祭壇,雖然萬神殿內部大廳呈現圓形,但基本設置與一般教堂的方形大廳差不多~~
考慮咖咖在外頭等待,我跟陳先生快速的繞了大廳一圈便離開了。
與咖咖會合後,我們前往附近的知名咖啡廳--金杯咖啡La Casa del Caffè Tazza d'Oro,
因為美國知名作家丹˙布朗以羅馬、梵諦岡為背景寫下的小說"天使與魔鬼"一書中,稱這間咖啡廳是全羅馬最好喝的咖啡,
金杯咖啡因此聲名大噪,也成為書迷與遊客必來朝聖的咖啡廳,我們當然也不可錯過,
走進店內可以看見長長的吧檯,要先到一旁櫃台付費後,再拿著單子來吧台這裡領取咖啡。
毫無例外陳先生又點了義式濃縮咖啡,一向覺得稱號都是名過其實、純粹因為很有名才來的我好奇問陳先生味道如何,
竟然獲得超級好喝的答覆,讚譽有加的陳先生說這是他來義大利喝過第二好喝的!
價位也非常便宜,一杯才1.1歐,真的大力推薦有來到羅馬的人別錯過金杯咖啡啊!
喝完咖啡後,此時大概是下午兩點半,還算早的時間,我便提議要前往昨天沒能成功進入的聖彼得大教堂,
我完成了我的夢想,也想讓陳先生完成他的夢想,教堂內有他夢寐以求的藝術品啊!
於是三人踏上前往教堂的路上,這一路上我們大多走在小巷弄內,兩側的歐式建築相當復古而美麗,
一樓店面有許多紀念品商家,我們一邊走一邊快速略過每個商家的商品,想買點羅馬的紀念品,可惜沒看到感興趣的。
大約走了二十分鐘,我們來到昨天造訪過的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橋,也再次看到聖天使城堡與聖天使橋,
不同於昨晚打光後閃閃發亮的模樣,白天的城堡與橋梁看起來歷史悠久、充滿復古風情,顯現較為莊重威嚴的模樣。
過橋後我們踏上協和大道,沒多久就來到聖彼得大教堂了。今天是正常開放,
廣場上排隊人龍依舊驚人,繞著圓形廣場大約有半圈之多,我們也加入超長的隊伍中,等著進入教堂。
排了半個多小時,我們終於接近教堂入口了!!!
通過安檢後,我們不急著進入教堂,先在教堂前拍一張與聖彼得廣場的合照,紀念我們第一次從這個角度看廣場!
教堂內部絕對的富麗堂皇,精緻繁複的雕飾、金碧輝煌的天花板,不愧是天主教最重要教堂之一,
一進入就讓我驚呼連連、震撼於教堂大廳的莊嚴肅穆。
我和咖咖還在討論造訪過的教堂中,聖彼得教堂壯觀程度到底是第幾名?我認為是我目前看過教堂內部最壯觀第一名,
咖咖覺得西班牙賽維亞的教堂更厲害,但也認為聖彼得教堂的壯觀也是前幾名了。
靠近主祭壇附近的這一座巴洛克風格的聖體傘(下圖左方黑色建物)更是不能錯過,
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銅鑄物,就位在聖彼得墳墓的上方,
只可惜這裡拉起封鎖線無法靠近,我們只能從側邊找到可近距離觀賞的位置。
我和咖咖在教堂內四處參觀時,陳先生一進入教堂內就消失不見蹤影,晃了一圈我終於在靠大門右邊的壁龕找到他,
擠身在一大群遊客中,陳先生寸步不移的守在那裏,眼睛也不眨的一直望向前方壁龕玻璃窗後的雕像。
那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的偉大作品--聖殤,呈現的是聖母瑪利亞抱著剛從十字架卸下來的耶穌。
這個主題被廣泛運用,許多畫家與雕刻家都有同樣的作品,但最知名、最為人所熟悉的還得是米開朗基羅的這一個雕塑作品。
年僅24歲的雕刻家,對人體姿勢的自然呈現,每一處細節的精湛處理,讓他聲名大噪,也才有了後面的大衛像、摩西像等作品。
三角金字塔的結構設計,聖母獨自一人懷抱著他死去的兒子,從他面部表情、動作我們可以感受到聖母的哀傷痛苦,
耶穌自然躺臥在聖母懷中,肢體與頭部自然垂下,這樣自然且符合人體真正型態的模樣,在當時可是創舉。
還有聖母衣服以及裙擺的皺褶、耶穌手臂上的血管等,若仔細靠近欣賞,連手掌上的指紋都清楚呈現,
在米開朗基羅的手下,這塊硬梆梆大理石彷彿有了生命,每一個部分展現不同物質的生動活力。
眼前巧奪天工的驚人作品展現了雕刻家高度的創作技能,
真正親眼看見後我不再只是懵懂的透過歷史或是文字,知道米開朗基羅這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家,
我能深刻體會到,這一位雕刻家之所以留名青史、永垂不朽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前一天教宗造訪,教堂內還有很多地方拉起紅龍禁止進入,但能讓陳先生親眼看到聖殤,我們已心滿意足,
接下來三人前往紀念品販售區,裏頭大多是販售宗教的聖物,譬如說十字架或是十字架的掛鍊等物品,
不是信徒的三人興緻缺缺,最後簡單買了張明信片,並花錢買了郵票,讓這張明信片蓋上梵諦岡郵戳,寄回台灣來!
我們發現某處有向下的樓梯,便跟隨許多遊客腳步來到地下室,這裡是歷代教宗的墳墓區,
我們一邊走著一邊看著每一個教宗的墳墓,不知道是否因為地下室緣故,裏頭非常非常的寒冷,
陳先生跟咖咖還在一旁打趣,這是因為這裡是墳墓區阿......
參觀完聖彼得教堂,我們走到外頭來,此時六點多、夜幕低垂,教堂也再次打上暖黃燈光,
昨晚我們也欣賞過發光的教堂,但不同的是欣賞的位置不同,角度也不同,能近距離觀看更能感受到壯觀雄偉的教堂外觀。
從教堂這裡往外看廣場上的半圓形柱廊,實在太大了,想拍照的話,一次僅能拍出一半的柱廊。
離開教堂前,再次看向宛如皇宮的聖彼得教堂,對於我們順利完成梵蒂岡的兩大重要景點,我感到非常滿足。
前往搭地鐵前,我提議再去吃一次義式冰淇淋,梵蒂岡博物館附近有間知名冰淇淋店--老橋冰淇淋 Gelateria Old Bridge,
抵達時,小小的店面前滿滿是遊客,每人手上都拿著一支冰淇淋,看起來相當美味,我們也趕緊入店購買,
這間冰淇淋店公定價格一律2.5歐元,可以選擇三種口味,味道當然是非常好,這次義大利之旅吃到的冰淇淋,沒有踩雷過啊!
前往最近地鐵站時,發現路旁出現小小夜間市集,攤販上掛著一個個黃色字排,上頭寫的金額都相當便宜,
現場也有很多人停下腳步挑選商品,看來到哪裡,這種平價攤販都很受歡迎呢!
搭上地鐵後我們沒有馬上返回旅館,因為今天是義大利之旅的最後一晚,三人到處尋覓超市,
想把紀念品等土特產品買齊,先前幾個城市我們一直不敢下手,擔心會拖著大包小包在城市間移動,
早就計畫好要來羅馬購買要帶回去的伴手禮,殊不知羅馬這個首都大城,大型超市幾乎沒有!!!
我們找了很多間都沒有買到我想要的檸檬糖,在這裡只能奉勸大家,看到想要的東西就要先下手,不要抱持最後再買的想法,
因為你可能會買、不、到!!!
在城市裡到處穿梭尋找超市時,雖然沒有買到我想要的,但沿途的羅馬夜景相當迷人,我們的眼睛也算是小有收穫,
最後逛到的大型歐式建築,極其華麗且壯觀,我們就在欣賞迷人建築中,結束這一日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