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三)会津若松---喜多方----会津若松(飯盛山、御藥園)---東京
結束上午喜多方的行程,我們在12:12左右回到了会津若松,要繼續進行未完成的會津若松之旅。
會津若松的月台上有許多觀光宣傳的看板、立牌及大幅海板等。
會津若松前集:http://littlem0908.pixnet.net/blog/post/347356301
前集有比較詳細的會津若松介紹喔!
會津若松景點相當多,比較著名的就是下圖中藍框圈起來的景點,
這次礙於時間因素,所以我們沒有參訪會津武家屋敷,而七日町以及鶴ヶ城已在昨天遊覽過了(請參考上面的會津若松前集遊記)。
所以今天下午就是遊玩剩下兩個大景點--飯盛山以及御藥園。
搭乘市內周遊巴士,紅色あかべぇ和綠色ハイカラさん,兩種巴士方向不同,但都是繞市內一圈,
任選一台就可順時針或是逆時針繞市區一圈,遊遍所有景點。
市內周遊巴士有出一日券,大人500円、小孩250円,一日內不限次數、兩種公車都可使用,
也可單次付費,乘車一次不論距離210円,只要一天搭乘超過三次,就應該購買一日券了。
算算我們今天剛剛好會搭乘三次公車,所以決定購買一日券。
回到會津若松已不再飄雪了!雖然天空雲層仍然很厚,但沒有下雪已經是萬幸了。
出站後我們來到巴士觀光案內所,小小的一棟建築,要在這裡購買一日券。
(購買巴士一日券的地方很多,主要大景點以及JR車站都設有販賣處喔)
一日乘車券,長長一張長得很像門票,上面蓋有今天的日期。
購賣一日券時,會給一張有關巴士資訊的三折頁,一面是路線圖,另一面則是時刻表。
來到昨天熟悉的六號公車站牌等車,有兩台綠色的ハイカラさん停在那裏了,不過今天我們要搭乘的是紅線的あかべぇ。
如同前一天,今天的巴士也不太準時啊!在冬日下雪地區遊玩,抓交通時間真的要鬆一點,很容易誤點。
我們要搭乘的紅色あかべぇ,12:15車班到了12點半過後才到站,不過比起昨天誤點了三十多分鐘的情況,今天已經很好了!
到達"飯盛山下"公車站囉!從會津若松到此,時刻表上5分鐘的路程,實際上經過了十多分鐘才到達,
大概是三倍時間,冬日雪地行車很難準時啊!
看公車站名就可得知,我們要來的景點是飯盛山。
飯盛山位於會津若松市中心偏東,標高314公尺,因為是白虎隊自刃地而聞名。
幕末時期,新政府軍與支持幕府的會津藩義勇軍在會津若松激戰,
這些義勇軍依照年齡分別編入玄武隊、青龍隊、朱雀隊以及白虎隊。其中白虎隊是由16至17歲的少年組成,
會津若松戰役之時,白虎隊中二番隊的20人從戰場上撤退,逃到飯盛山上,
當他們在飯盛山上看到鶴ヶ城冒出濃濃黑煙,以為城堡已被攻陷,於是所有人便決定切腹自盡,結束相當年輕的生命。
其中有一位少年飯沼貞吉卻被救活,這段白虎隊自盡的過程就因此廣為世人所知。
其實當時鶴ヶ城並未被攻陷,飯勝山上的白虎隊成員所看到的火勢,是發生在城牆外,可以說這群少年們死得有些冤枉,
但他們忠誠奉獻的精神卻永久流傳,為後人所稱頌。
而他們人生最後一站--飯盛山也成為一個熱門的觀光景點,在這裡還設有白虎隊紀念館、以及白虎隊民俗歷史博物館等。
飯盛山觀光地圖:
這一天我們從公車站沿著紫色路線往山上前進,到了白虎隊零場以及旁邊的自刃の地,
接著參觀左邊的さざえ堂,再順著紫色路線下山。
請看當天實際遊玩情況。
當我們到達飯盛山時,相當驚喜的是---天空竟然放晴啦!!!!明媚的藍天看了真是讓人心情舒暢啊!
從公車站往飯盛山方向前進,越過橫向的馬路後,就可進入飯盛山入口了,
入口處的土產店前有四台自動販賣機,其中靠在一起的兩台機身上有白虎隊的長條圖畫,
生動逼真的圖畫讓人彷彿看到當時白虎隊少年們奮戰的模樣。
繼續前行約50公尺,左方出現純白色的建築,這是白虎隊紀念館,時間有限、我們就不進入參觀了。
白虎隊紀念館的對面則是登山手扶梯的售票處。
沒錯,想要上飯盛山,不用自己辛苦的爬山,有手扶梯可以上山啊!!!!!!
這是我第二次看到上山手扶梯,第一次是在西班牙...人類的惰性真的很強大啊!!!!!!!!!
當然也可以勤勞點,爬樓梯上山,多運動身體好啊!
不過看一下手扶梯左方的階梯,積雪相當深厚,看不出來階梯的模樣,反而像是超大的白色溜滑梯,
想要從階梯上山,一定得要穿著冰爪、手腳並用地爬上去吧!而且有種爬到一半就會滑下來的感覺...
所有人二話不說,決定付錢搭乘手扶梯。
買了四人份的票卷,一個人250円,就來搭手扶梯上山囉!
手扶梯的兩側玻璃貼有許多人物照片,這些都是日本NHK大河劇八重之櫻的角色,
主角是會津若松出身的新島八重,他在戊辰戰爭中相當活躍,是日本知名的女性歷史人物。
結束短暫手扶梯路程,接下來還是得靠雙腳爬樓梯才能到最上面的白虎隊靈場,
階梯上滿滿的積雪讓我們一步一步踏得小心,還要扶著旁邊扶手,避免摔下來的窘境。
山頂的白虎隊靈場,是一個小廣場,上面有許多白虎隊紀念碑、墓碑以及會津戰役中殉難得婦女紀念碑等,
往靈場左右方向各拍一張照片。
我打算先前往右方的白虎隊自刃の地,前往的小徑被白雪覆蓋,看不出路在那裏了,冬季來訪,行走於此千萬小心啊!
走過積雪覆蓋的小徑後,最後一段路程是向下的階梯,前面的小徑其實不怎麼危險,只是腳容易陷入雪中,
真正危險的是這最後的階梯,每一階梯上的積雪被踩平凝結成冰,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走在冰上的情況,無敵咕溜阿!
一個不小心我就滑倒了,這一跤非常恐怖,因為很有可能就一路往下滑到底阿,還好滑倒的瞬間我雙手立刻抓住樓梯旁的扶手,
才勉強止住向下滑的趨勢,當時我整個人躺在階梯上,只剩下手拉住扶手,呈現非常滑稽的狀況。
我是第一個下去的人,上方的三位男士們紛紛哈哈大笑,忙著拍下我摔慘的景況,實在太可惡了!!!!
不過說實話他們也無法來扶我,因為階梯非常狹窄,只容一人往下啊....
後來周先生跟楊先生當下決定,為了顧及生命安全,PASS白虎隊自刃の地,留在上面等我們,只有我和陳先生堅持挑戰前往。
有了剛剛慘摔的經驗,接下來我呈現蹲姿、側身的一步一步緩慢往下前進,兩隻手緊抓扶手,
即便這樣中間還是有數次差點再次滑倒,千辛萬苦終於成功走下去了,
白虎隊自刃の地,立了紀念碑、奉納箱,還有一個舉手在眉毛上方、向遠處眺望的少年雕像,
這是重演當年少年在這裡看到了鶴ヶ城冒黑煙,因此舉劍自盡的歷史吧!
150年後的今天,我們看不到當年煙火漫天的戰爭景象,
但看到了非常開闊的會津若松城市景色,天氣不佳,所以遠處煙霧迷濛、景色模糊不清,但卻有另一種朦朧美感。
接著我們返回白虎隊靈場,要來看看這個廣場上有些什麼,
首先看到的ドイツ紀念碑,是德國大使館書記官造訪此地時,深受白虎隊精神感動所贈與的紀念碑,
上面刻著"致年輕的少年武士 德國人"。
德國紀念碑旁是花崗岩圓柱,上方有青銅製的展翅鷲鳥,
這是義大利羅馬市深受白虎隊犧牲自我的精神所感動,而贈與的イタリア紀念碑。
越過義大利紀念碑後看到的是白虎觀音像,觀音莊嚴肅穆的容顏,
讓人看了心情平靜,稍稍舒緩我因為白虎隊而悲傷的心情。
白虎隊碑,諾大的石碑上刻了許多文字,但因為眼前深厚的積雪我們無法靠近,只能遙望了。
白虎隊碑旁是白虎隊士の墓,眼前整齊排列了十九個墓碑,看到的那剎那,我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
為的是那些年輕的十六七歲少年無辜枉死的悲劇,也為他們英勇奉獻生命、只為成全至高武士道的忠義精神,
了解了這段歷史再到現場看著這些景致,真的很催淚啊!
第二個讓我差點落淚的就是會津藩殉難列婦の碑,這是紀念在会津戰疫中殉難而死的婦女們,
殉難者包括和男士們一樣上戰場作戰的中野竹子、以及会津藩戰敗後於鶴ヶ城內、宅邸自盡的家老、武士妻妾們等等。
其中有一段歷史讓我印象深刻,會津藩家老西鄉賴母的母親與妻女也是自殺潮中的烈女們,
其中西鄉的女兒細部子在新政府軍進入府邸之時尚未斷氣,
奄奄一息的他詢問當時進入房內的中島信行說:「敵か?味方か?」(是敵人?還是自己人?)
受到眼前自盡婦女們慘狀而震驚悲痛的中島信行,為了讓細部子安心死去便回答 "是自己人"
安心的細部子便請他幫忙,最後在中島信行的刀下,年僅16歲的細部子結束生命。
看著眼前的紀念碑、想起這齣歷史悲劇,當時的我鼻子酸了、淚水也幾乎快落下呢!
最後一個看到的是吉田伊惣次篤志の碑,會津戰後,新政府軍因為戰爭時遭受會津義勇軍強烈抵抗而心生不滿,
於是禁止所有人收拾城內戰死者的遺體,但這位吉田伊惣次篤志不忍看到這些戰死者的遺骨受鳥類啄食,於是主動埋葬了幾具屍體,
還因此被捕入獄,會津人感念他的仗義,於是為他立碑紀念。
離開百虎隊靈場,我們稍微往下,要前往さざえ堂,
(下圖紅框區)
さざえ堂斜對面是飯盛本店,看起來是一間土產店,不過我們到的這一天並未營業。
飯盛本店旁有白虎隊十九士靈像,像神社的木造建築,
裡面供奉了自殺身亡的十九位白虎隊少年雕像,最前方有飯沼貞吉的照片,他就是當時飯盛山上白虎隊二十人中唯一存活下來。
雖然他並未跟著其他十九人離世,但也將他的照片放在裡面。
接著我們要前往さざえ堂,這是一個佛教建築。這座彷彿高塔一般的木造六角形建築,有相當特殊的設計,內部是雙螺旋迴廊,
進入後順著迴廊不斷往上、向右繞了三圈後,就來到最頂端,接著順著迴廊就會開始往下,向左繞了三圈後,
不知不覺就走回入口處,又可繼續順著迴廊向上了,就像這樣可以在裡面無限迴圈、永無止盡的一直走下去。
目前さざえ堂是國指定重要文化財。
先到旁邊的售票亭買票,門票400円,
さざえ堂門口沒有工作人員負責撕票或是檢查門票,所以售票亭買好票就直接進入堂內囉!
入口處有奉納箱以及繩鈴,有種要進入一般神社的拜殿內感覺。
門口上方還有很大的匾額,上面寫著福聚海,意思是聚集福氣吧!
進入後左前方就是向上的螺旋迴廊,我們一路順著迴廊一直往上走,
整個さざえ堂都是木造建築,走在迴廊上,旁邊的木頭柱子、頭頂的木頭天花板,
貼滿了一張一張寫了姓氏或是商店名稱等等字樣的紙條,
不知道是否類似台灣廟宇,贊助蓋廟的人,姓名就可以刻在廟裡的柱子上,
而當初贊助建造さざえ堂的人,就可以將寫有自己姓氏的紙條貼上呢?
不過說實話,那些紙條雜亂無章的到處亂貼,有些都已斑駁,讓さざえ堂的迴廊看起來頗髒亂啊!
迴廊上每隔一段距離還會設置神像,讓進入的遊客一一參拜。
向上的迴廊繞了三圈後,我們來到最頂端,上方六角形的屋頂一樣貼滿了白色紙條,
頂端沒有對外窗戶,整個空間暗暗的,加上上方貼滿紙條的模樣,看起來有點像廢棄屋阿.....
接著無縫接軌的,迴廊開始往下、要向右繞圈了。
向下的迴廊,一樣還是有一些神像供人膜拜,偶爾靠中心的那一面牆壁,會出現可容納成人大小的空間,不知道是做甚麼用的。
快回到出入口處,掛了一幅さざえ堂的透視圖,可以清楚看到兩個螺旋迴廊交錯模樣。
很快的結束了さざえ堂的參觀行程,回到外面雪白世界囉!
さざえ堂食(国指定重要文化財)螺旋堂
營業時間:8:15 ~ 日落(4月至12月)、9:00 ~ 16:00 (1月至3月)
休息日:無休
門票:400 日圓
準備離開之際,想起地圖上還有一個鶴ヶ城展望,但剛剛附近走一圈也沒看到,詢問了さざえ堂售票處的小姐,
在他的指示下來到展望處囉~~前方有個立牌指向鶴ヶ城的方向,標示了2800公尺的距離,
站在那裏我仔細看了很久,真的看到鶴ヶ城的身影了。
相機鏡頭拉遠,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鶴ヶ城喔!
請大家仔細在照片中尋找!!!!!
有找到嗎???再仔細多看一下!!!!
就在下圖中紅箭頭處喔!!前一張照片大家有找到嗎???
遙望鶴ヶ城的任務成功後,接著就要下山往嚴島神社那邊前進~~~
下山可沒有手扶梯可搭乘了,所以要靠自己雙腳一步步下山,下山有兩條路線,
比較近的是一長串的階梯(紅色路線),另一個要繞比較遠的是一般步道(藍色路線),
看了一下較近的階梯,非常之陡峭,上面的積雪已經被踩踏成冰,走這裡一定超快下山,因為是用滑下去的XD
果斷決定走旁邊的步道就好,一樣是積雪深厚、不易行走,不過比起剛剛那個階梯還是安全多了,
一會兒我們來到嚴島神社,神社前紅色的鳥居在雪地中相當醒目顯眼,後方木造神社建築,在兩側高大樹木中顯得小巧可愛。
嚴島神社旁是戶ノ口堰洞穴,當初白虎隊就是從這個洞口撤退到飯盛山,
那個洞口相當狹小,水深也不淺,想必當初白虎隊員撤退時非常艱難啊!也幸好他們都是16、17歲的少年,身形應該還不算太高大,
若是朱雀隊或是玄武隊等成人,大概很難從那裏撤退吧!
結束了嚴島神社周圍的周圍行程,我們就順著神社前的道路往公車站前進,
積雪深厚的道路,中間鏟出小小僅能一人通過的通道供人行走。
沿途會經過白虎隊傳承史學館兼會津戰爭資料館,想要更了解會津戰爭以及白虎隊,就不能錯過這間展館,
但我們時間不夠,只能期待下次有機會再來造訪囉!
從這條通道往公車站走去時,我心想,若是不想花錢搭乘手扶梯上山,也不想攀爬手扶梯旁可怕的溜滑梯階梯,
其實可以走這條通道前往飯盛山上喔!從地圖來看的話,就是下圖的紅色路線。
實際街景,就像下面的照片一樣,,從公車站走到橫向馬路時,往左前方的白色建築物--白虎隊傳承史料館那邊過去,
在那裏的巷口電線杆上,也貼有飯盛山入口的標示喔!
到了剛剛下車的站牌,我們繼續搭乘紅色的あかべぇ前往下一目的地---御藥園。
要前往御藥園,若是搭乘紅色的あかべぇ,要在御藥園入口公車站下車;若是反向的綠線ハイカラさん,則是在御藥園公車站下車。
但我們是搭乘到下一站--徙の町公車站,因為我們要前往一家會津若松豬排飯的知名店家---白孔雀食堂吃午餐囉!!!
下公車後大約走兩三百公尺就來到白孔雀食堂囉!!!
咦?怎麼大門深鎖???
竟然休息沒有營業啊!!!!!!!!!這一次想吃的醬汁豬排飯名店都沒營業,怎麼可以這麼不巧阿.....
這時候已經過了兩點半,雖然早餐吃了超飽足的拉麵,但在嚴寒氣溫下熱量很快就會消散,
更何況現在早就過了正常午餐時間兩個小時多,所有人飢腸轆轆,真的無法再忍耐了,
我拿起手機尋找附近的餐廳,已經不管有不有名、評價好不好,先吃飽再說啦!!
剛好看到附近有一間幸樂苑,就趕緊進入用餐了!!!
幸樂苑是非常大的一間餐廳,座位數量充足,餐廳類型接近餃子の王將那種家庭式餐廳,
餐點種類有餃子、拉麵、炒飯等,價位相當平價。
我跟陳先生合點了一碗拉麵、炒飯還有一份煎餃,
總花費1117円,折合台幣約300元,以日本物價來說算是很便宜了!
味道則是中規中矩,當然不能跟知名拉麵店之類的店家相比,不過料理都算好吃,
讓當時飢腸轆轆的眾人吃得相當滿足。
吃飽後就直接步行到會津若松的最後一個景點---御藥園。
御藥園,於日本室町時代由葦名盛久下命建造而成,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会津藩主的別墅。
在十七世紀時,会津領主為了治療百姓的傳染病,開始在園內種植藥草,並以「藥」字為庭園命名,因而得名御藥園。
御藥園是相當具代表性的日式庭園,也有體驗抹茶的設施,來此既能欣賞傳統日式庭園造景,也可體驗抹茶美味,
是會津若松市民很棒的休閒去處啊!
御藥園前有很大的停車場,若是要自駕前往也是很方便的。
入口處。
從木製門口進入後,右前方是售票亭,我們在此購買門票,一位大人320円。
購票後再從左方的木門,正式進入庭園區囉!
御藥園中心是心字の池,一個心型的池塘,池塘中有涼亭"樂壽亭",沿著池塘周圍種植了花草樹木等植物,
靠近入口處還有御茶屋御殿、賣店等建築,我們當天主要遊玩過程就是走池邊步道繞池一圈囉!
入園後第一眼看到的是相當廣闊的雪地?
這裡就是種植藥草的藥用植物園,但在冬季期間,大雪覆蓋其上,當然沒辦法種植藥草囉!
藥用植物園旁的白色建築是重陽閣。
雖然廣大植物園已成雪地,不過沒關係,反正我們也不是為了看藥草而來,重點是中間的庭園造景阿!
池邊的木頭棧道應該有專人負責清理積雪,因此大部分路段都沒有積雪覆蓋,但有少部分路段仍有厚厚積雪,
行走其上,欣賞池中美景時,可千萬小心腳下步伐啊!我們從北側這裡開始繞池行走。
心字の池在冬季呈現冰封狀態,大部分的池面結冰、飄落的積雪覆蓋其上,若不是手中地圖讓我知道這裡是池子,
我會以為這和藥用植物園一樣,又是片廣大的雪地呢!
在池邊有兩三個為了避免樹枝被大雪壓斷而設置的"雪吊",在樹幹旁立起一根更高的木柱,再從木柱頂端拉出數十條至百條的麻繩,
繞圈的方式向四周散開,分別纏在樹枝上,支撐著樹枝,即便樹枝上方有厚厚積雪,也不會因此斷掉。
雪吊景色最著名的就是金澤的兼六園了,沒想到我們來到御藥園也能看到,真是幸運。
快要繞行半圈時,我們位在心型池的左上角,這裡的池水沒有完全結冰,些許池面露出,
平靜無波的池面彷如鏡子般,倒映出周圍的景色,十分美麗。
接著我們前往樂壽亭,與池邊木頭棧道以木橋相通,木橋上數處積雪已結成冰,非常咕溜,很容易滑倒,
在橋上滑倒感覺很容易就摔進旁邊池塘,不可不小心啊!
樂壽亭,建於1696年,提供会津藩主在此納涼、舉辦茶席或是進行秘密會議等,
亭子的名字是由三代藩主所命名的。
空間不大,庭中鋪上榻榻米,嚴格來說不像涼亭,應該是間日式房間。
亭子北側的欄杆一處有明顯凹痕,原來在戊辰戰爭中這裡也曾是戰場之一,凹痕是當時士兵用刀砍傷而致。
從樂壽亭往池子望去的景色,可以清楚看到正對面的御茶屋御殿。
離開樂壽亭我們繼續庭園繞一圈的行程,
突然池中有東西吸引了我的注意,是三隻野鴨!!!
牠們站在結冰的池面上,動也不動的,凝神細看,牠們的臉都埋進翅膀裡,原來是在睡覺阿~
有兩隻野鴨是呈現單腳站立的睡姿,實在太可愛啦~~~~~~
在心型池的右邊角落那裏,有一個神社--朝日神社。
在小小山坡上,往上階梯?步道??完全被雪覆蓋,只能順著前人踩出的腳印小心往上爬,
上去後看到小小的石造拜殿,裡面有小小尊神像,非常小巧可愛的神社。
離開朝日神社繼續前行,至此已繞行四分之三圈,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到剛剛前往的樂壽亭,
以及另一角度看御茶屋茶殿,對!我詞窮了.....
不過靠南不像北側那裏容易被樹木擋住,這一側步道較靠近池邊,視野很廣,眼前廣大的結冰池面頗為壯觀啊!
繞池一圈後,我們繼續繞到賣店後的大樹聚集區,數種不少,有モミ(冷杉)、コウヤマキ(金杉)、ひいらぎ(柊樹)等樹木,
樹齡都很古老,每一顆都超過五百年呢!
最後進入賣店東晃西晃一下,本想說逛逛有沒有甚麼可以買,不過晃了一圈都沒有興趣,什麼也沒買的就離開了。
御藥園資訊:
- 地址
- 福島縣會津若松市花春町8-1
- 連絡方式
- TEL: +81-242-27-2472/ FAX: +81-242-29-1322
E-mail: info@tsurugajo.com
- 休日
- 全年無休
- 停車場
- 備有免費停車場,可停約61輛小型汽車
- 門票
- 成人310日元,高中生260日元,國中生150日元,小學生150日元
回到御藥園前方停車場的公車站牌,我們就在那裏搭車返回會津若松站,結束了這一次的會津若松觀光行程。
回到車站,走回飯店取行李後,我們便來到會津若松站,準備搭乘18:13發車前往郡山的車班。
前往車站路上,大雪紛飛,這場風雪是我們來到東北最大的一次,比上午在喜多方遇到的風雪更強,
一面欣賞難得一見的風雪景觀,一面慶幸還好我們準備離開了,
若是仍在東北這數日下起這樣的大雪,還真不知道我們要怎麼進行旅程呢!
到了郡山,立刻趕往新幹線月台,要搭乘19:47前往東京的車班,
坐上預先劃好的指定席座位後,我們喘了口氣,接下來85分鐘的車程可以稍稍舒緩這幾日來每天趕行程的疲憊身心了,
新幹線一路向東京疾駛而去,隨著時間流逝,窗外景色慢慢轉變,本來是一片雪白的銀色世界,慢慢積雪變少了,建築物更多了,
當看到異常繁華城市景色,代表我們接近東京、遠離東北了!離開玩了五天的東北了,心中還真有點不捨呢!
不過東北範圍廣大,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尚未遊覽,下一次一定會再去東北囉!